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当XX遭遇互联网


——关于未来的一些畅想&有些看上去不坏的事确实已经发生了



Nico-H



互联网时代的XXX,这个公式可以放在很多领域去探讨一下,政治、经济、文化,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大家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很多,而身在巨变之中,就像鱼在水中,很多人却意识不到周围环境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改变了。为什么意识不到改变呢?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对此有过很精辟的观点,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早早就感受到了冲击和危机,开始寻求改变,以应对这种普世的、空前的不确定感

一个名副其实未来永远未知的时代。全世界各国的社会体制结构都正在经历地震、海啸板块大挪移——形象说,想想《2012》里天塌地陷的场面。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普遍心理层面上安全感的缺失和茫然无措如果说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是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心理特征的具体化呈现,那么,《2012》这部虽然bug一大堆却能引起广泛讨论的商业大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XX遭遇互联网,这简直是个话题宝库。从大家讨论最多受影响也最突出的传统媒体行业来说,以下几件事都是最近发生的,很有参考价值:


1.蓝弩是个读书类微博网站,前两天刚刚组织网友在上海季风书园做了个主题讨论会:网络时代的阅读。现场据说讨论得超级热烈,大家似乎都有话要说,因为这是关乎每个人的事,虽然讨论并没有对阅读的未来给出一个确定的模式,但获得基本认同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很有人本主义的意味。 (可以去这里围观http://www.douban.com/event/11303245/


2.刚刚过去的法兰克福书展上,出版和书商们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让人印象深刻,而巨无霸Google公司的参与更是令很多传统图书业的人如临大敌Google公司的google books计划简直让世界乱成一锅粥,大家不能说Google做错了,但很多人对他们这么做就是感觉不对头,于是举起版权保护这个招牌来攻击google,认为他们践踏了版权法。但就像美国哥伦比亚法律学院的教授简·金斯伯格就google图书计划所说的:“Google正在做的不能算是一种对著作的正当使用,但这种情况的确是超出了传统规范的范畴。


3.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不久前遇到的某杂志社发行人说想让自己集团旗下的几本杂志转型,我们想做个独立实体杂志的网站,如果这条路证明可行,未来两年我们甚至会考虑把实体杂志停掉,将大部分资金都投到网站和电子杂志上。你能给我们提点建议吗?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给他提这个建议。很多年前就不再为纸媒写文章的著名博客Keso(洪波)曾对我说:“传统媒体的人去做网站,不论他们是去做内容,还是去做营销,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个新载体。”言下之意,转换思路才是重点,如果还是以惯有思路来操持纸媒的网络化,肯定死路一条。


目前对传统媒体有利的一点是很多相关行业(比如广告、公关公司、发行商)还在用传统的思路经营,但他们不可能不觉察到变化,之所以继续在纸媒上投广告,或者作为第三方提供发行服务共享利润,更多是出于一种惯性,毕竟大家都是水里的鱼,谁比谁都先知先觉不了多少。但是,特别对广告客户方而言,现实情况是,他们的确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去通过不同的渠道和载体来投放广告。更进一步的,对品牌而言,他们如今能更方便地接触到自己的消费者和客户,完全可以绕过杂志、报纸、广告公司这样的中间人。

随着带宽提速,网络普及,品牌对纸质媒体、广告公司的依赖迟早会消失那些市场化运作、主要靠广告和发行量获得收入的纸媒体将失去最大的利润来源,到时候他们该怎么支付巨额的运营成本呢?

《南方周末》刊登过一篇文章,《全民动员拯救美国报业》,说事实上很多读者还是需要深度调查性报道的,为了让承载严肃、深入、客观报道的媒体继续存在下去,有人想出一个解决办法,报纸变成非营利机构,让各种基金会来注资,像办慈善那样来办报纸。

如果这个方案可行,那也只能是惠及一小部分传统媒体。更多的媒体将必然面临转型,其中一部分媒体也许将成为品牌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他们的功能部分重合于目前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咨询公司——不过谁知道呢,未来处于这个链条上的各个机构和组织的职能划分也许将完全不同于现在,各种新型的职业将不断出现,直到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体系和产业结构。

一部分媒体可能会转型,开始深度涉入品牌和企业的日常工作,这个趋势已在很多时尚类杂志上出现了,这些杂志的文章很少或几乎没有自己作为媒体的独立立场,软文和公关稿满天飞,还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它们是伪装成媒体的广告册和企业黄页,读者成为被劫持者和被洗脑者。这种情况是持续不了多久的,读者们不可能永远被蒙在鼓里,这些杂志与其这样挂羊头卖狗肉,还不如直接转型,利用自己善于整合资源、发现潮流趋势的优势去做品牌形象策划,或者提供营销、管理方面的咨询意见呢。这样还更有职业道德一些。

还有一种可能是,几个超级巨无霸将统治未来的媒体行业,它们或者是花纳税人的钱、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来解决运营成本等费用;或者由非营利基金注资;或者像Google那样,通过非核心业务来获得利润,维持运转——这些媒体巨无霸可能类似今天的路透、法新、美联,未来的大部分新闻采集与报道由它们完成;而博客、播客和普通公民记者、芸芸网络使用者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对这些通讯社提供的新闻是否公正客观进行批判就某个新闻做深度评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做推荐或转载;具备专业背景的公民记者会受雇于一些机构来完成另外一部分特别指派的报道任务;突发事件现场或被网络整合起来的普通人将能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分享的方式进一步将新闻变得多元和全面——结果是,伴随互联网带来的高效传播,职业新闻写作将更注重对事实的忠实描述,同一新闻事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由不同媒体派记者去做重复报道,重复的新闻不会再出现在不同的纸质媒体上(大量森林树木将因此而免遭涂炭);运输、发行等环节带来的能源浪费也将不复存在;网络用户以零成本的方式最高效、最大范围的传播和制造信息;媒体将真正服务于公众……新闻消费将成为一种以不同新闻源做原点的不断扩展、相互交叉互动的网状结构,就像雨点落在水中那样,形成不间断地此起彼伏的涟漪。

而与水中涟漪的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上的涟漪不会消失和平复,它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或密集或稀疏的波纹不停歇地蔓延下去。世界将变得更加喧嚣,但绝不会让人感觉无聊。每个人都将保持并自豪于自己的独特性。

从传统媒体这个产业扩展开去,事实上,在互联网急速发展、普及的时代,所有旧的商业模式都处于同样的险境。有段时间,我总是向人推荐《线车宣言》(中文版的名字是《市场就是谈话》),这本1999年出版的书有一个副标题:传统商业的末日。它宣称:旧的商业模式已经死亡,企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互联网带来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真正作用并非所谓的削减交易成本,而是使谈话、使人的需求重新成为商业的核心。

《线车宣言》在10年之前就告诉人们,一场基于互联网的宏大的全球性对话已经开始,旧有的等级、制度、层级构架将被颠覆,在未来的世界里,具备空前自主性和掌握着空前主动权的消费者、用户、公司员工将摆脱旧有体制带来的束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这本书的几位联合作者作为消费者、作为工人——作为活生生的人,而不再是抽象的统计数据——向企业主和控制狂们宣布:我们对信息的遥控深恶痛绝。为什么我们得用语焉不详的年度报告和第三手的市场研究论文来彼此推介呢?你们是被邀请来的,这是我们的社会。在门前脱下你们的鞋子吧。如果你想和我们做交易,就别摆架子!

我们无法用怀疑的心思聚在一起。这句话讲得真妙。就此而言,我们还是应该对未来世界抱有渴望和幻想的,因为,这个未来将不再由掌权者、精英和老大哥所把控,而是由普通人创造、构筑和维护,在这个未来世界中,不管是传送信息、观点、看法、异见争论或幽默旁见,人类之音都是开放、自然、且未曾计划的。每个人都将成为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是的,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的确有太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了,在我们这个国度,我们正在被自杀、被捐款、被代表、被自愿、被失踪、被就业、被开心、被小康——我们正在被异化——当然,我并不是自我暗示或暗示大家要逃避现实,而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有些看上去不坏的事确实已经发生了,而且不能轻易被delete

我们正在醒来,我们彼此相联。我们观望。但不再等待。

没有评论: